在这个新课程中 商业管理完全指南,我们将发现它由什么组成 杠杆作用,旨在向我们介绍一般会计和企业管理的内部运作。
此内容是课程的一部分 《企业家商业管理:更好地管理企业的完整课程》 在 Tulipemedia.com 上找到它💰📈
杠杆的一般定义
杠杆是指利用 债务 为了 提高投资能力 以提高股东权益回报率,即股东盈利能力为目的。
因此,它衡量的是负债情况下的股本回报率,并表达了负债对 诉诸债务 (第三方资本)而非单独的股权融资。
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如果借贷成本大于借贷预期带来的利润增长,杠杆就会变成负值。
为了充分理解杠杆的概念,因为它是衡量债务情况下股权盈利能力的概念,因此,回顾股权和金融债务的概念非常重要,它们是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两个项目:
您是否拥有自己的企业,并希望重新掌控利润和商业模式?探索我的解决方案 终极商业仪表盘 它将原始会计数据转换为绩效指标和月度仪表板。
- 股权(包括股本)由公司股东提供;
- 债务是指企业与金融机构发生的债务,包括金融债务。
正如我们在前几章中提到的,股权和债务这两大类别可以为公司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提供资金,换句话说,可以为公司的生产资料(工厂、商业资产、机械等)以及商品、原材料的购买甚至客户应收款提供资金。
这里我们将这些资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称为 公司的经济资产,当然属于公司。
至于债务,更具体地说是金融债务(尤其是长期债务),是指公司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作为交换,金融机构要求偿还借款金额并支付利息。该利息取决于签订贷款合同时预先设定的利率,因此相当于金融机构的报酬。

最后,正如我们在前几章所讨论的,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在于创造利润,其金额体现在损益表中。而这些利润将反映在公司的权益中,更准确地说,是体现在业绩中。
经济盈利能力
现在我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将发现 经济盈利能力 因为这个概念将使我们理解如何计算杠杆效应。
经济盈利能力实际上衡量的是公司运用其经济资产(所有使其能够进行生产和持续经营的资产:固定资产+营运资本需求)的绩效。需要提醒的是,营运资本需求衡量的是公司在扣除流动负债(例如银行或供应商提供的短期债务)后,为其流动资产(库存和客户应收款)融资所需的资金。
形式上,它对应于:
经济盈利能力=税后营业利润(NOPAT)/投资资本
在这个公式中:
- 投入资本是指股东提供的股权资本 和 净金融债务。换句话说,它汇集了长期资源。
投入资本=股权+净金融债务
- 税后营业利润是指营业利润减去该利润的理论税额。
税后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利润x IS)
无论融资结构(债务还是股权)如何,盈利能力都反映了公司的经济效率。它与盎格鲁-撒克逊的“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接近。盎格鲁-撒克逊文献中常用的“资产回报率”(ROA)是一个类似的指标,但计算方式不同(净利润/亏损除以总资产)。
最后,简单来说,经济盈利能力通常衡量所获得的结果与为获得该结果而调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股本回报率
与上一个概念类似,另一个值得考虑的有趣概念是股本回报率(ROE)。它衡量的是净收入与股东贡献的关系,而不是所有投资资本(股东+债务)。
盈利能力计算如下:
ROE=净利润/股东权益。
这个比率很重要,因为最终,杠杆效应关系到 股本回报率 :这是通过诉诸债务而放大(或减少)的,取决于经济盈利能力和债务成本之间的差异。
杠杆作为股本回报率的衡量标准
必须理解的是,杠杆率对经济盈利能力没有影响。事实上,经济盈利能力完全取决于 经济资产产生的营业利润与总投资资本(股权+债务)相比。 换句话说, 提供同等资金无论项目资金完全来自股东、完全来自借款,还是两者混合,生产性资产保持不变, 它产生相同的结果. 因此,经济盈利能力一旦确定,无论采用何种融资方式,都不会改变,并且在同等融资条件下,.
另一方面,不同债务用途带来的显著差异在于股本回报率 (ROE)。通过降低股权融资比例并引入债务成本,我们改变了净收入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方式:部分资产融资由债权人承担,股东的盈利能力(净收入相对于其初始投资的比例)因此会更高。
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杠杆效应:它不是绝对值增加经济盈利能力的问题,而是放大(或减少)股东盈利能力的问题。
换句话说,债务是财务盈利能力的乘数:如果经济盈利能力高于债务成本,则杠杆率为正,股东盈利能力上升。反之,如果债务成本超过经济盈利能力,则杠杆率为负,股东盈利能力下降。
在这些解释中,我们假设公司必须在同一笔投资的两种融资方式之间做出权衡。然而,在实践中,公司有时会选择仅投入股权(例如100%),或者同时投入股权和债务(例如100+100)。因此,杠杆效应也可以衡量这种债务的影响,然而,重要的是要理解,与之前的例子不同,这两种情景下的经济盈利能力不会相同,因为投资额不一样!
例子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的税后营业利润为 100,并且为获得该利润已经花费了 200,那么它的盈利能力就是 100/200 = 50%。
换句话说,当公司投资 200(无论采用何种融资方式)时,都会产生 100 的结果,并且公司有可能重复这一结果而不必重新投资相同的初始金额,因为这是一项旨在持续的长期投资。
这就是杠杆发挥作用的地方,因为如果公司想通过加倍股份来利用这笔投资,但它不能或不想用自己的钱来做这件事,那么它可以借款,以增加其投资(例如 400 而不是 200),从而通过所谓的杠杆来提高股本回报率,即利用债务进行更多投资,最终目标是提高股东的盈利能力。
但要小心,这只有当借贷成本不超过预期盈利能力时才有效;否则,我们会产生负杠杆效应。
杠杆公式
因此,我们之前所看到的一切都将带我们得出杠杆公式,我们记得,该公式衡量的是相对于债务的股本回报率 (ROE):
ROE = 经济盈利能力 + (经济盈利能力 - 债务成本)× 金融债务 / 股东权益
让我们一起剖析一下这个公式:
- 首先,我们取经济盈利能力(例如10%),我们记得,它是税后营业利润与为获得该结果而投入的资本之间的比率。它是经济资产的回报率,与任何融资无关。
- 从经济盈利能力中扣除债务成本,如果盈利能力高于债务成本,则结果为正;如果盈利能力低于债务成本,则结果为负。这样一来,就可以衡量相对于外部融资成本的超额业绩。
- 将此结果乘以金融债务与股东权益的比率:该比率使我们能够衡量债务在股东提供资金中所占的“权重”。公司使用的债务与其股东权益之比越大,杠杆效应就越大。
- 我们将所有这些都添加到基本经济盈利能力中,因为事实上,如果公司不负债,经济盈利能力已经代表了股东经济资产的基本表现,因此,这一添加使我们能够添加由杠杆效应引起的收益(或损失!)
- 因此,该公式的结果给出了最终的股本回报率(ROE)。
一切都归结于 经济盈利能力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差异,因此是经济资产的收益与利率之间的差额。
正杠杆
如果 经济盈利能力超过利率,那么我们可以考虑 负债累累,因为股本回报率将会更高:事实上,由于 不同之处 之间 经济盈利能力和债务成本为正,并且这个正值乘以财务债务/股权比率,该比率在债务情况下高于仅通过股权融资的情况,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公式,这会增加股权回报率的值。
负杠杆
相反,如果经济盈利能力低于利率,则公式得出 两者之间的差异水平为负值,如果我们负债更多,那么金融债务/股权比率(债务越多,损失就越大) 去 乘以这个负值,而且这个负值越高, 降低初始经济盈利能力始终按照公式计算。因此,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杠杆将为负,并会使损失成倍增加。
不必要的杠杆
此外,即使债务的杠杆效应是正的,也必须记住,这一切都只是理论上的,因为在现实中, 只要经济盈利能力保持不变,且投资增加,这种杠杆就会是正数或者,在实践中,可能会发生 经济资产不需要额外投资,而这些债务根本就没有必要。
例如,市场可能无法吸收两倍的产量(例如,投资在同一集水区开设与第一家相同的第二家餐厅,这可能不会使客户群翻倍),或者规模经济可能达到上限(例如,生产更多产品需要雇用更多员工和购买更多机器,这会阻止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盈利百分比可能会停滞不前或下降。然而,绝对结果可能仍然较高,这可能证明额外的投资是合理的,即使杠杆变得不那么重要或风险更大)。
无论如何,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增加投资并不一定能带来相同的经济盈利能力,而在债务可能导致经济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新的盈利项目可供融资,而债务可能毫无用处,因为它不会创造价值。换句话说,只有在有新的盈利项目可供融资的情况下,债务才有意义。否则,它只会拖累财务结构,而不会改善绩效。
杠杆率以及股权和债务之间的分配
我们刚才提到的问题告诉我们,“纯”杠杆效应最终是针对同一项投资来衡量的, 通过简单比较股权和债务之间的分配.
如果公司正在考虑一个更大的项目,而该项目只能主要通过额外债务来融资(实践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则可以计算出一种杠杆效应,但这种衡量标准变得不那么严格,因为项目的经济盈利能力会随着投资规模而变化。
换句话说:
- “经典”杠杆效应是在相同的投资上实现的,只是股权和债务的分配不同。因此,我们假设必须在股东股权出资和债务出资之间进行仲裁。
- 然而,对于较大的项目,只能通过债务来估算,但应始终注意,经济盈利能力会随着项目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杠杆率与基准情景并不严格可比.
杠杆的例子
正杠杆的例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设一家公司的经济盈利能力为15%。换句话说,在其经济资产(工厂、机器等)上投资100欧元,税后营业利润为15欧元。因此,我们假设该公司已通过自有资金(即股东出资)投资了100欧元。因此,该公司已产生15欧元的利润。
现在假设该公司以10欧元%的利率额外借入100欧元。这项新投资也为其带来15欧元的收益(100欧元%)。但由于该公司必须向银行支付10欧元的利息,因此这笔债务的净收益为5欧元。
因此,由于杠杆效应,股东可以从债务融资带来的额外盈利中受益,因为资产回报率(15 %)高于债务成本(10 %)。
这里,通过债务获得的利润大于债务成本(15 欧元 VS 10 欧元,即资本收益 5 欧元),因此杠杆效应幸运地为正。
如果我们比较有债务和没有债务的两种情况,结果如下:
无债务:
- 净值 = 100 欧元
- 经济资产 = 100 欧元
- 净结果 = 15 欧元
- 经济盈利能力=15%
- 股本回报率(ROE)= 15 %
需要说明的是,ROE 衡量的是净利润与股权的关系,因此最终衡量的是股东的盈利能力。
经济盈利能力衡量的是整个公司的经济“表现”(而不仅仅是股东的盈利能力),正如我们之前所见,它是通过将税后营业利润(即利润 - 税收)除以投资(即股权 + 金融债务,即为生产工具提供资金的一切)得出的。
负债 100 欧元:
- 净值 = 100 欧元
- 债务 = 100 欧元
- 利率 = 10% 或 10 欧元
- 总经济资产 = 200 欧元
- 经济盈利能力=15%
- 税后营业利润 = 15% * 200欧元 = 30欧元
- 利息 = –10 欧元
- 净结果 = 20 欧元
- 因此 ROE = 20 %
这个例子表明,债务可以增加股本回报率,但也会增加风险:如果经济回报低于债务成本,杠杆率就会变为负值,这就引出了下一个例子。
负杠杆的例子
让我们想象一下同一家公司,但这次的经济盈利能力较低,比如 5 %。
无债务:
- 净值 = 100 欧元
- 税后营业利润 = 5 欧元
- 股本回报率(ROE)= 5 %
负债:
该公司决定以 10 % 的利率借入 100 欧元。
- 净值 = 100 欧元
- 债务 = 100 欧元
- 利率 = 10% 或 10 欧元
- 总经济资产 = 200 欧元
- 经济盈利能力 = 5%,而不是前例中的 15%。
- 税后营业利润 = 5% * 200欧元 = 10欧元
- 利息 = –10 欧元
- 净结果 = 0 欧元
- 因此 ROE = 0 %
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济盈利能力(5 %)低于债务成本(10 %),杠杆效应为负。债务摧毁了股东的盈利能力,如果没有债务,股东原本可以赚取5 %,但最终却变成了0 %。
杠杆公式的演示
为了完全掌握逻辑并理解杠杆公式,解构公式以了解其来龙去脉非常重要。
提醒一下,杠杆效应的完整公式如下:
ROE = 经济盈利能力 + (经济盈利能力 - 债务成本)× 金融债务 / 股东权益
该公式允许您比较两个相同的投资情景,但债务和股权的分配不同。
为了证明这个公式,我们再次从本课程开始时已经说明的简单公式开始,如下所示:
ROE=净利润/股东权益。
我们总是从这个最简单的公式开始。它将股本回报率(ROE)定义为 净收入与股东权益的比率 (ROE = 净收入 / 股东权益)。这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基本、通用的定义。
但为了更好地理解债务的作用,引入融资资产的经济盈利能力(ER)和债务成本来扩展该公式是有意义的。这种扩展使得我们能够得到所谓的“杠杆效应”公式,该公式强调了 经济盈利能力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差异如何放大(或减少)股权回报率,具体取决于债务的相对权重 (债务/股权)。
这个公式的意义不在于取代简单的公式,而在于 使融资结构的确切效果可见 :因此它允许 比较两种总投资相同的情景 但 股权和债务之间的不同分配,并看到 在什么条件下债务实际上提高了股东的盈利能力.
但是我们如何得出这个公式呢?我们马上就会看到。
为此,我们从股本回报率(也称为财务盈利能力)和 ROE(股本回报率)的简单公式开始:
ROE=净利润/股东权益。
现在,我们知道净利润只不过是营业利润减去税金和利息费用,因此相当于:
ROE = (营业利润 – ix D) / 股东权益
其中 i 是利率,D 是债务金额。
现在,为了得出杠杆率的最终公式,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展上述公式,详细计算营业收入。为此,我们从另一个公式开始,即经济盈利能力(ER),我们记得它相当于:
RE = 税后营业利润 / (股东权益 + 股东权益 + D)
现在让我们单独看一下税后营业利润:
税后营业利润=RE x (权益+D)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细节注入到股本回报率公式中:
ROE = RE x (权益 + D) – ix D / 权益
我们开发:
ROE = RE x 权益 + RE x D – ix D / 权益
我们将债务 D 分解为:
ROE = RE x 权益 + D x (RE – i) / 权益
然后,我们将该分数分成几个与 Equity 具有相同分母的部分分数:
ROE = (RE x 权益/权益) + (D x (RE – i) / 权益)
最后,我们简化第一项(因为权益/权益 = 1),并得到杠杆效应的公式:
ROE = RE + (RE – i) x D / 权益
用法语来说,这相当于:
ROE = 经济盈利能力 + (经济盈利能力 - 债务成本)× 金融债务 / 股东权益
因此,正如本文给出的例子一样,这个公式允许我们比较同一投资的债务和股权分配的几种情况。
关于杠杆的结论
杠杆是理解的强大机制 债务融资如何运作 可以改变 股本回报率。它不会改变资产本身的经济盈利能力,而是充当 股东盈利能力放大器 :当经济盈利能力超过债务成本时,利率向上,否则,利率向下。
实际上,这意味着 债务可以成为绝佳的增长机会, 但是也 如果公司因无利可图或不确定的项目而负债,则存在真正的风险.
因此,杠杆本身无所谓好坏:它是一种工具,其有效性取决于经济环境、融资项目的稳固性以及公司管理债务的能力。
总而言之,请记住三个基本思想:
- 经济盈利能力仍然是出发点:没有盈利的项目,债务就毫无意义。
- 杠杆仅影响财务盈利能力(ROE),这里也称为股本回报率,即股东所赚取的收益。
- 就像任何杠杆一样,它可以放大积极运动......或使消极情况恶化。
本期课程到此结束,我们很快将为您带来新的管理和创业培训课程!
👉 下一章:即将推出。
📖 返回目录